Skip to content

關於 Vue 資料流那檔事

about-vue-data-flow

實際開發時,常常會遇到怎麼規劃資料流的問題。

強烈推薦 TypeScript

有 TypeScript 協助檢查,直接少一大半問題 (´,,•ω•,,)

此文筆記了一些曾經遇過的情境,不是規範指南,希望大家可以多多討論,一起進步。(*´∀`)~♥

可能某天會發現寫法不好、考量不夠周到,所以本文會持續不定期更新。(´,,•ω•,,)

軟體開發沒有銀彈

軟體開發沒有銀彈,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有適不適合,實務上要根據專案規模、需求持續調整。

接下來讓我們根據情境或 Vue API (Vue 3)來討論資料流的概念與實作吧。੭ ˙ᗜ˙ )੭

依 API

Vue 中基本傳遞資料的方式有 Prop(emit)、Provide、Store

其實官方文件已經有很詳細的說明,這裡只是根據實務經驗整理一下。

我自己列了一個簡易的流程圖,簡化思考。

經典的 Prop

Prop 的目的在於元件不用管外部狀態如何,只關心內部資料如何使用。

透過固定的資料定義,讓元件可以任意拔插。

當然實作上很常遇到「隨著各種追加需求,參數瘋狂增加,為了向下相容,導致參數越來越歪」的問題。

這個未來有機會再另開文章,筆記一下元件設計問題。...(›´ω`‹ )

甚麼時候使用 store?

這裡的 store 指的是 Vuex、Pinia 這類的狀態管理套件,其資料為全域共享。

除了全域共享外,個人覺得 store 與 Prop 最大的不同在於:「在元件內部依賴指定資料」

意思是此元件不能獨立運作,必須依賴 store 才能正常運作。

好不好需要看情況討論,我的心得是:

  • 基礎元件(或稱 Atom 元件)不要依賴 store

    Button、Input 這類基礎元件內部不要依賴 store、外部 API 等等,最好使用 Prop 傳遞資料

  • 傳遞深度未知、需全域共享且領域清晰的的資料會用 store

    User 登入資訊、購物車資訊等等

如果需共享的資料資料來自於外部 API,也可以考慮使用 Tanstack Query(舊稱 Vue Query),不只省去 store,還有很多實用功能。ˋ( ° ▽、° )

Vue 3 不需要 store?

有看過有人說「Vue 3 的響應式系統配合 ES Module,就可以共享資料了,根本不需要使用 store」

這個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來看:

  • 專案不一定需要 store
  • 我不想要用 Pinia、Vuex 作為 store management 方案

不是每個專案規模都需要 store,如果網頁只是一個很簡單的一頁式活動頁面,還真的不需要。

簡單專案中使用 store,反而可能會讓專案變得更複雜。

但是「使用 Pinia、Vuex 以外的 store management 方案」,這個就需要思考了。

的確可以「Vue 3 響應式系統配合 ES Module」實現資料共享,我在酷酷元件的落雪元件中就是這樣實作。

這麼做是因為此為內聚性高的獨立元件,若要求使用者在使用此元件前,必須先安裝 Pinia,這樣就太過於繁瑣了。

但若是一般網頁專案,在不確定專案會不會持續增長的情況下,還是建議使用 Pinia。

因為隨著專案成長,你可能會開始需要解決以下問題:

甚至 SSR 相關問題等等。

以上問題解決後會發現:恭喜!重工了一個 Pinia!ヽ(́◕◞౪◟◕‵)ノ

但是沒辦法使用 Pinia 現有生態系(各種外掛、工具),後續接手的人可能會很痛苦。

Pinia 已設計得相當簡易了,除非你的情境真的很不適合 Pinia,不然還是乖乖用吧。(´● ω ●`)

Provide?

Provide 的用法在官方文件解釋得很清楚。

主要目的是解決層層傳遞的問題,但是也有與 store 類似的問題,就是依賴耦合問題。

TIP

實作的角度來看,store 就是依靠 Provide 從 App 層注入,實現所有元件資料共享功能。

我自己只有在「依賴方向明確,深度未知的強耦合的元件」才會使用 Provide。

例如:

Quasar 的 QForm

Quasar 的 QFormuseFormChild,其內部實作就是使用 Provide。

只要 QForm 內部含有 QField 或使用 useFormChild 之元件,無論元件多深層,提交時若有錯誤,都會自動阻擋,相當方便。

酷酷元件的 card-futuristic

元件由多個子元件組成,父子元件為強耦合關係。

作為容器的父元件使用 Provide 提供綁定邏輯給子元件,子元件綁定完成後由父元件統一調度動畫。

藉此實現酷炫、複雜的動畫效果。

依情境

接下來根據情境來討論資料流的概念與實作。

兄弟元件溝通

如果資料只需在兩三個元件間共享且傳遞深度很淺,就不建議使用 store,而是由父元件提供資料。

若元件很深層則可在父元件使用 Provide 提供資料。

例如:拆分成多個 tab 的表單,由父元件提供資料給各分頁即可。

vue
<template>
  <div>
    <tab-step1
      v-model="data"
      name="step-1"
    />
    <tab-step2
      v-model="data"
      name="step-2"
    />
  </div>
</template>

<script setup>
import { ref } from 'vue'
import TabStep1 from './TabStep1.vue'
import TabStep2 from './TabStep2.vue'

const data = ref({})
</script>

元件內更新或觸發事件不要優先使用 watch

在使用 watch 修改或觸發事件前,先想想有沒有其他方案,真的沒有才用 watch。

詳細說明請參考先前文章:Vue watch 前先小等一下

v-model 與資料流

大家應該都是知道 v-model 其實是個語法糖。

元件結構單純時,使用 v-model 很容易且簡單,且元件內部實作使用 defineModel 爽到不行。(´,,•ω•,,)

但是資料開始複雜時,通常不會希望部分資料變更就立即向外部傳遞。

因為若互動元件有複雜的操作邏輯(例:拖動排序、表單驗證),多餘的響應與傳遞,除了性能損耗外,可能會導致操作邏輯出現不自然的跳動或其他副作用。

這個時候就可以考慮把 v-model 拆成回 :model-value@update:modelValue 分別處理。

自行處理資料流,選擇更恰當的時機觸發響應並傳遞資料。( •̀ ω •́ )✧

TIP

不適合使用 defineModel 的場合,我自己會選擇使用 shallowRef 配合 triggerRef 實作。

除了減少不必要的副作用,因為 triggerRef 實際由自己掌控,也更容易追蹤資料變更。ԅ(´∀` ԅ)

Composable 共享資料?

有人說可以使用 Composable 共享資料,只要把資料放在 Composable 的 function 外面就可以,像這樣:

ts
const data = ref(0) 

export function useSharedData() {
  const data = ref(0) 
  return { data }
}

實際上這個與使用 ES Module 共享資料的方式相同,官方文件也有提到這種用法。

但是這樣做一樣會遇到先前提到的問題(如何除錯、追蹤資料變更等等),所以我自己的約定是:共享資料統一交給 store,Composable API 專注於組合、邏輯複用

開發時 store 一定是全域共享,Composable API 則可放心使用,不用怕污染。

避免到處都有全域共享資料,後續接手的人可能會一頭霧水。

如果 Composable 需要共享資料,則在內部使用 store 即可。

TIP

Pinia 也可以寫成 setup 風格(或稱 Composable API 風格),所以若 Composable 需要共享資料,可以直接使用 setup store 即可。

善用 MaybeRefOrGetter

傳遞 Composable API 參數時,若同時支援傳入一般數值、refgetter,可以增加彈性。

不過大家可能會說:「這樣要判斷 3 種情境,很麻煩欸!(°口°〃)

這時候可以使用 Vue 提供的 toValue,輕鬆解決。

TIP

v3.3 版本前的朋友,可以考慮使用 VueUse 提供的 toValue

所以有甚麼好處呢?例如 VueUse 的 useIntervalFn

用法與 setInterval 相同:

ts
useIntervalFn(() => {
  // 定時任務
}, 1000)

但是如果你把 1000 改成 ref 或 getter,就可以動態改變間隔時間。

ts
const interval = ref(1000)

useIntervalFn(() => {
  // 定時任務
}, interval)

這樣就會在 interval 變更時,自動調整間隔時間。

官方文件也有這方面的說明,可以參考這裡

切換頁面傳值

切換 router 有時候需要傳遞資料,一般來說優先使用以下方法:

不過有時候可能會需要傳遞複雜一點的物件資料。

例如:從「商品列表」轉跳至「商品細節」,除了 path params 加上商品 ID 外,如果同時傳遞列表頁中的商品資料,細節頁面就不用特別在讀取一次商品資料。

這個時候就可以使用 history.state 來傳遞資料。

商品列表頁跳轉邏輯可能如下:

ts
async function toProductDetail(product: Product) {
  router.push({
    name: 'product-detail',
    state: {
      /**
       * state 不能傳遞複雜類型,structuredClone 確保轉為一般物件
       *
       * [Release Note](https://github.com/vuejs/router/releases/tag/v4.1.0)
       */
      product: structuredClone(product),
    }
  })
}

商品細節頁取得資料邏輯可能如下:

ts
const productId = useRouteParams('id')

function isProduct(data: any): data is Product {
  // 驗證資料是否為 Product
}

const {
  isLoading,
  state: product,
} = useAsyncState(async () => {
  const data = history.state?.product

  if (isProduct(data)) {
    return data
  }

  // 沒有 product 資料,從 API 取得
  return getProduct(productId.value)
}, undefined)

TIP

history.state 相關功能正在 RFC 中,未來可能新增更多 API 支援,大家可以關注關注。

進階資料載入

進階取得資料的方式除了剛剛提到的 Tanstack Query,外,Vue Router 團隊還開發了 Data Loaders

Data Loader 乍看之下 API 與 Tanstack Query 相當接近,最大的差別在於 Data Loader 與 Vue Router 深度整合,將資料載入整合至導航週期。

可以在路由守衛中取得資料,執行更複雜的導航邏輯。

詳細說明可以參考作者的說明影片,有相當深入淺出的介紹。

TIP

截至 2025/01/15 前,Data Loader 還在 RFC 階段

歡迎大家多多關注,參與討論。

總結 🐟

  • 通用元件盡量不要依賴 store 或外部 API
  • 元件優先關心 Prop 來的資料
  • 依賴方向明確、傳遞深度未知、強耦合的元件使用 Provide
  • 全域共享、範疇明確的資料才使用 store
  • 善用 MaybeRefOrGetter,增加 Composable API 彈性
  • 跳轉頁面傳遞資料還有 history.state 這個選擇

以上是我自己的心得,不過一樣老話一句,如果你很清楚你在做甚麼,也沒什麼一定不可以就是了。(・∀・(・∀・(・∀・*)

大家如果有不同的想法,還請不吝告訴我。(´▽`ʃ♡ƪ)

也推薦大家閱讀以下文章: